我本來是不想細細比較劇組改編和原著的不同

因為就我們研究的角度來說

文本和搬演本本來就會不太一樣

尤其是我曾經研究過牡丹亭文本和馮夢龍搬演本的差異

更是清楚很多時候,為了讓觀眾更好理解劇情或著說達到更好的舞台效果

許多刪減或改編幾乎是必要的

更不用說本來是小說而非劇本的情況

有很多細節小說可以用旁白方式或作者角度交代

但演出來是不可能的,又不是在說書

更何況現代這種離不開商業的傳媒現象

有時候更是為了某些「非劇情」因素而必須有所更動,例如置入性行銷等等

沒辦法,就像魏無羨雖然能使鬼推磨,但也沒錢付他生活上需要的東西

 

不過,在看完諸多花絮之後,想說就來談談爭議最大的溫情加戲部分吧

雖然多所流傳是因為飾演溫情的孟子義帶資進組,所以亂加許多感情戲使得面目全非

但就我目前看到的部分,就算是曾經劇情改動加戲後又刪減

卻也不可能會是網路上流傳的那樣

還不如說,原本劇組很有可能就是想讓溫情這個角色補全一些原著沒說清楚的地方

甚至,引開原本在雙男主曖昧表現劇情的注意力

 

首先,劇組第一個最大的改變部分,就是陰鐵的存在

這條線讓原本魏無羨這個在藍家胡搞瞎搞的小搗蛋

有了一個「雖然胡鬧但腦袋靈活而且心思細密善於推理」的一面

才能帶出後來他和藍忘機一起去查線索,又埋了16年後天女祠和薛洋劇情的梗

還加深了魏無羨與藍忘機兩人在初遇時的種種衝突到相互關注

 

而陰鐵的存在,也帶出了溫若寒派溫情到雲深不知處探查陰鐵的這條線

讓魏無羨、江澄等人在這時就認識了溫情和溫寧

同時強調了溫晁的蠻橫、溫情的理性善良、溫寧的溫和可愛

說實在加的戲哪只有溫情一角,一堆都加了戲啊

包拓水行淵的部分,而正好也埋下了溫氏姊弟報恩的梗

之後就可以說明為什麼溫情這麼關心魏無羨,處處想從溫晁底下保他

就是為了報恩啊!

 

要不然,光憑原著小說中的只是因為魏無羨指導認同了溫寧射箭這麼一小段

而溫情也只是配合弟弟的願望,就要他們一族人死無葬身之地,這也太慘了!

更不要說剖丹的部分了,小說中僅僅只有提到溫情寫過這麼一篇文章,但沒有實際試過

就算魏無羨怎麼求,溫情會答應不就變成了她是實驗狂魔了嗎?

這麼難得有人主動上門讓她做實驗耶?!

 

如果要說我覺得改得最不妥的地方

就是大梵山溫情吹笛救族人的橋段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為了提示魏無羨之後可以用笛子控制傀儡?

但這本來是夷陵老祖發明的方法,讓溫情搶先用此法真的很突兀

要是她那麼厲害,哪需要聽溫若寒的?

畢竟夷陵老祖可就是靠鬼笛陳情就滅了大半個不夜天啊

 

身為醫師,溫情能做的很多,就算是拿銀針一個個地定住傀儡也可以

就是不該去搶魏無羨的特色

要不然至少就安排個族人會認大小姐的聲音,雖然掙扎但還是會停止動作等等

這一段真的改得有點莫名其妙

 

至於感情戲的部分,我是同意她和江澄有那麼一點感情戲的

而且就常理而言,十幾歲的少年少女在學校上課,也很難沒有那麼一點點的好感一點點的情愫產生吧?

溫情在原著中也是一個美女啊,就魏無羨那種看到女生就愛逗弄的皮勁

既然會調戲綿綿怎麼不會調戲溫情?

不過在劇中的呈現,魏無羨對溫情的關注反而是有點提防的試探,這是OK的!

畢竟先發現了陰鐵的問題,然後又有溫家的人被派來,然後又經常在後山遇到溫情

魏無羨再怎麼樣也會覺得溫情怪怪的吧?

江澄就真的是比較狀況外(畢竟不清楚陰鐵的事),所以對溫情頗有好感

而且水行淵還有溫情為他療傷的橋段XD

 

他們這一段淡淡的感情戲,可沒那麼簡單

正因為他們之間有著這樣若有似無的情愫

後來溫情族人出事,魏無羨為了保他們而與百家決裂

江澄去亂葬岡與魏無羨說清楚後,在離開前遇到溫情

溫情將梳子還給他,江澄看著梳子問了:

當初,你為什麼不拿著它,到蘭陵城來找我?

溫情說:

當初,如果我在蘭陵城先遇見的人是你,你會義無反顧地帶我去救阿寧嗎?

(他們兩人都清楚答案是什麼,因此無言地分開了)

 

終究,江澄和魏無羨是兩個性子完全不同的人

而這一小段更清楚的明示了他們的不同,終難以實現雲夢雙傑的夢想

 

就此,我覺得劇組在溫情這個角色上的加戲還是算合理的

但為什麼之後會被罵得這麼慘...

其實我覺得是飾演溫情的孟子義理解的不夠透徹...

因為她很多時候該呈現的情感不足,就算給了特寫也看不出她到底心裡在想什麼

這一點和飾演師姐的宣璐就有差別

於是可惜了劇組想呈現的這麼一個有情有義,心中又帶著無限溫柔的溫情

我也想不透,孟子義明明是這些演員中難得一個科班出身的

為什麼卻連該有的演技都沒表現出來?

不知道是不是人太美了,反而對她演技的一些要求就鬆了?

因為很多時候我看她的特寫感覺就像是在拍花瓶啊

比起其他一些情感過度而忽略表情管理的演員(對,我說的是飾演江澄的汪卓成XD)

她感覺過於在意臉部完美的呈現,反而造成觀眾出戲而感情乾燥的情況

可是看戲啊,觀眾更在意的是共情而不是美感啊

又不是在看戲曲,戲曲本來就是從美的肢體表現去昇華情感的

 

很多時候,雖然劇本第一,角色符合形象第二

但像陳情令這樣角色與演員彼此成就的情況真的很少見

尤其劇本給予演員的發揮空間其實不能說很多,反而是很難

因為有太多都是人遇到極端的變故而造成的情感潰堤

這個尺度是真的非常難以拿捏,過了就太假,少了就太乾

一定要非常深刻地去理解角色的想法思緒以及情感的變化

才有辦法呈現出角色的本貌

 

陳情令之所以讓人出不了坑

就是因為這許多演員,都將角色演活了啊!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小說改編電視劇 仙俠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ama 的頭像
    drama

    逝時

    dr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