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算是偏親密的方法
但是我個人覺得一歲以下的嬰兒本來就應該多抱
因為這年齡的嬰兒的需求非常單純
如果單純的需求都無法被滿足,那就很容易造成潛在的恐慌
當他們還不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需求的時候
哭自然就是最單純的語言
我是學會在判別不同哭聲的時候,給予不同的擁抱與安撫
就像抱抱也是有分稍微抱一下
或著是抱著走來走去,或著是抱著邊唱歌等等不同的方法
當父母的判斷錯誤,寶寶往往會哭得愈來愈凶
如果寶寶一直得不到他想要的回應
他也會自然地去嘗試其他的哭法,來求得他想要的回應
但是等到寶寶開始懂得一些社會性需求
我就會根據他的要求呈現不同的回應
所以他長大了以後,我就會根據他的要求來決定到底要不要回應他
因此讓他哭上個半小時一小時是常有的事
藉此讓他知道什麼樣的要求我們會回應
什麼樣的要求我們是絕對不會回應的
有的時候我常常覺得不少父母們過於急躁
才剛出生沒幾個月就很希望建立很多規矩
可是我個人覺得父母與寶寶之間都尚未有充足的瞭解
我認為不管是用什麼育兒方法
首要都是建立在瞭解自己孩子的需求
互相學習,盡量找到一種適合彼此的方式
而且我也認為,我們每天都在變化,寶寶也隨時都在長大
所以就算哪一天突然什麼方法不再適用了
那也是很正常的,不需要感到什麼挫折
而是要再試著去認識成長的彼此
不用急著趕快找另一種適用的方法以求得生活恢復正軌
那只是更容易讓自己陷入憂鬱與苦惱之中而已
- Feb 26 Fri 2010 14:46
我的育兒小心得-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